AG旗舰厅·(中国)国际厅

【博雅大講堂】 蒲志鴻教授談隱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的獨特魅力

錄入者:宣傳科-李陽發佈時間:2024-04-19瀏覽次數:63

本網訊 4月18日下午,AG国际厅在教學樓G104舉辦以《隱含義與跨文化交際》為主題的「博雅大講堂」學術講座邀請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蒲志鴻教授擔任主講,深入探討隱含義的概念、來源、研究方法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應用。講座由西方語言文化學院西語學院院長助理余珊副教授主持,西語學院徐楓教授李樹芬教授李超副教授出席講座。  

講座現場

蒲志鴻教授通過實例詳細解析了隱含義中預設和言下之意兩個關鍵組成部分,並以「保爾不再抽煙了」為例闡釋了語言預設的含義;以「請開門」為例展示了語境對語用預設的影響,幫助同學們深刻理解隱含義的複雜性及其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蒲志鴻教授認為,隱含義是語言的孿生兄弟,而在原始語言中,更多使用的是隱含義的表達。例如在原始社會中老虎的顯性意義是猛獸,隱形意義是危險的事物。這也揭示了在原始語言裏人們還未能區分說話者所施行的行為。  

蒲志鴻教授擔任主講

對於隱含義的研究,蒲志鴻教授追溯到中國古代南北朝《文心雕龍》一書,隱含義在《文心雕龍》一書的體現就在於它含蓄和暗示的美學,讓讀者能通過有限的言辭表達感受到更深層次的含義與美感。他還與我們講述了英國哲學家奧斯汀對隱含義的理解,即他在語言學的角度提出了隱含義這一概念:隱形施為,並向與會人員列舉了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通過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來幫助同學們更好理解隱含義這一複雜理論。

除此以外,蒲志鴻教授還將隱含義與跨文化交際結合起來。他不僅將自己在法國工作的經歷融入隱含義與跨文化交際的講授中,還用幽默風趣的口吻向師生介紹不同國家的人對隱含義的不同理解。通過蒲志鴻老師一系列精彩動人的講解,師生們也漸漸感受到了隱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魅力。

現場有問有答,氣氛熱烈。本次講座中,蒲志鴻教授與師生們深刻探討了隱含義的概念,講述了其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作用,並希望未來師生們能夠積極探索隱含義更豐富的魅力,實現隱含義在跨文化交際中更高層次的功能。(記者/阮文希 陳開迎 攝影/馮競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