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旗舰厅·(中国)国际厅

留學生走進茶藝課堂,中外「合作」共品茶文化

錄入者:宣傳科-李陽發佈時間:2024-04-28瀏覽次數:695

本網訊 茶香縈繞,品味悠長,茶葉在杯中輕舞飛揚,茶道禮儀韻味十足418日和424日的晚上,AG国际厅教務處蔡海雲老師分別於實驗樓506室為南國的中外學子們帶來了兩節別開生面的茶文化體驗課。來自黎巴嫩、敘利亞、韓國、俄羅斯、越南等5個國家的9位留學生與中國學生們歡聚一堂,共賞宋代點茶文化,體驗蓋碗泡茶。

宋代點茶體驗課合照(彭亮語 攝)

點茶作畫跨文化交融

以點香為引,蔡海雲老師娓娓道出焚香、點茶、插花的技藝。她邀請中外學生合作完成各組的插花作品,裝點桌面。在這過程中,蔡老師還特地為每位同學了一杯花,三種不同的香氣交織,瀰漫在教室內,仿佛讓人置身於仙境。同學們細細品味着空氣中的芬芳,品味着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

蔡海雲老師指導學生插花(彭亮語 攝)

留學生們體驗插花(陳源霖 攝)

欣賞自己的作品(陳源霖 攝)

點茶實踐環節蔡老師引領大家一同體驗了溫盞、撥茶粉、注湯調膏、擊拂等步驟她的悉心指導下,同學們用熱水將茶盞溫熱,並將茶粉撥入留有餘溫的茶盞。隨着熱水的注入,同學們輕輕攪動茶筅,將茶粉調勻成膏狀。蔡老師強調,點茶就是一場視覺與觸覺的盛宴,它讓有色變「無色」,「無形」變「有形」。在多次擊拂下,原本青色的茶湯逐漸泛起白色的泡沫,而「無形」的水則堆疊成了小小的「雲山」。七湯過後,蔡老師提示同學們聆聽那細膩茶沫緩緩爆開的聲音,如雪花在耳邊簌簌飄落。

同學們輕輕攪動茶筅(陳源霖 攝)

點茶完畢,就可以在茶麵上「作畫」了。此刻,同學們熱情高漲,躍躍欲試留學生們更是主動向中國學生請教要點其中一名留學生別出心裁地在茶麵上,分別用家鄉的阿拉伯字體與漢字書寫下「中國」二字。這份創意不僅展現了他對學校的深厚情感,更凸顯了他對中國及中國茶文化的深厚熱愛。蔡老師對每位同學的作品一一進行點評,並給予了高度的讚賞。得到老師的肯定後,留學生們激動不已,儘管中文表達尚顯生疏,但他們仍努力用中文向蔡老師表達衷心的感謝,現場氛圍溫馨而融洽。

點茶作畫跨文化融合(彭亮語 攝) 

學生作品展示(陳源霖 攝)

蓋碗泡茶知茶道禮儀

在第二堂課中,蔡老師以兩壺不同品種的茶——白茶與綠茶為開端,開啟了蓋碗泡茶的課程。她嚴格按照行禮、溫器、搖香、溫杯、潤茶、出湯、分茶、請茶、品茶等多個步驟,演示了如何蓋碗泡茶。蔡老師特別指出,溫器的手法是十分重要的。她雙手將碗蓋輕輕翻開,並將碗口形象地比作鐘錶,指出應在12點位置注入熱水。熱水自上而下流淌,從碗蓋到碗身,使整個茶碗均勻受熱,這樣有助於喚醒茶葉的馥郁香氣;之後,右手拿茶撥在碗口6點處,左手在碗口12點處,協助將碗蓋輕輕翻回原位。在操作的同時,她不忘向學生們傳授經驗溫器和搖香可以很好的讓茶香散發出來並請同學們上前用嗅覺去感受干茶的清香。在分茶這步,蔡老師着重提到「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倒茶應倒至七分滿,以免客人喝茶時燙手。

學生聞干茶的香氣(尹向紅 攝)

此外,蔡老師請茶和品茶的禮儀進行了詳細地說明:請茶時,需向飲茶人伸掌禮,用以示意客人喝茶品茶時,則應以右手持杯左手托杯為禮,切勿摸杯口對於不同性別的持杯方式,蔡老師也給出了指導女士持杯要「三龍護鼎」,男士持杯要「大權在握」。 

同學們品茶交流(陳源霖 攝)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課後採訪中,蔡海雲老師表示,開展本課程的初衷在於使同學們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科學認識茶的健康價值,在生活、工作中學會泡好一杯茶,提升人文素養對於當前網絡關於「茶與咖啡孰優孰劣」的熱議,她認為,年輕人對茶或咖啡的喜好並非是對立的,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可以相互融合和諧共存,日常的飲用應該結合自己的習慣及需要進行選擇。她指出兩次體驗課各有特色,宋代點茶使同學尤其是留學生們深入體驗了宋代的雅致生活領略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美蓋碗泡茶,則讓同學們了解茶桌禮儀,學會蓋碗泡茶的完整流程,與茶有了更親密的接觸,初步掌握了從茶的形、色、香、味四方面品鑑一款茶。

體驗課剪影(陳源霖 攝)

來自黎巴嫩的留學生王慕德分享道,他在家鄉時便對中國茶情有獨鍾對中國茶文化更是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對茶文化體驗課堂充滿期待而實際體驗中所獲得的知識也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同時,中國學生在包括翻譯、操作上的幫助,以及言語上的交流互動,都讓他感到十分愉悅。韓國留學生們對王慕德的觀點表示贊同。雖然由於東方文化的相似性,他們生活中有更多接觸茶的機會,但這次體驗中點茶習俗和飲茶形式卻是他們在韓國未曾見過的,這些新奇而有趣的體驗讓他們大開眼界,深感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蓋碗泡茶體驗課合影(陳源霖 攝)

茶與國人相伴幾千年,行走世界數萬里。通過親身實踐,留學生們能夠深刻感受到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了中華民族兼容並包的精神。一杯中國茶,一杯好傳承,近年來中國茶成為了傳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在未來,它也將被更多人所認可,為世界多彩文明添磚加瓦。/陳俊好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