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G旗舰厅·(中国)国际厅

    【精彩南國】鄭寅瓏:漂洋過海去追夢

    發佈者:系統管理員發佈時間:2017-02-20瀏覽次數:39675

      “只要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出生在華夏土地上的鄭寅瓏,並沒有把自己的眼界局限於故國家鄉,溫柔端莊的她像渴望翱翔的海燕積攢着飛向海洋彼岸的力量,勇敢的她追逐着自己的夢想,飄到了櫻花飛揚的日本。“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如今的她,是日本名列前茅、世界聞名的頂尖國立大學神戶大學的日本文部省國費博士留學生,研究日本古典文學。

     

     邂逅南國,開啟日語求學路


     
     正在學習的鄭寅瓏 
     
      2006年, 一個滿懷希望與抱負的女生踏上了南商這片求知的熱土。她叫鄭寅瓏,一名日語專業的新生。受父親在日資企業工作的影響,加上自己從小喜愛日本動漫,高考後,她便選擇了學習日語的道路。在此之前,雖然她買過有關日語發音的書,但實際基礎很淺薄,真正正兒八經開始學習“平假名”、“片假名”以及各種正規日語發音,完全是上了大學之後的事了。
     
      在南商的大學生活對於鄭寅瓏來說,雖是時隔多年,卻像一場絢麗奇妙的美夢,令人難忘。和很多學外語的普通大學生一樣,剛剛開始接觸一門全新的語言,既新鮮奇妙,又困難重重。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她發現最困難的並不是發音,而是日語與中文截然不同的語言思維。“比如說,中文的‘我吃飯’,在日語表達中,先是‘飯’,然後再加上一個指向性的介詞,最後才是‘我’,是一種被動的思維,這一點和中國的‘主動思維’不一樣,所以剛開始學的時候真的很不適應。”她說。
     
      為了提升自己的實際語言能力,鄭寅瓏加入了學校的日語協會,成為社團中教授非日語專業學生學習日語的“小老師”。有一年的復活節,鄭寅瓏去中信廣場找到了一份日語主持人的兼職,負責主持親子活動。當時的她就讀大三,口語表達已十分流利,本以為應是一份輕而易舉的兼職,但實操起來效果卻不理想。“那次活動挺失敗的,因為當一個親子活動的主持人需要控場能力和與別人溝通的能力,但我發現自己的溝通能力不是很好,表現得也不夠成熟。這樣的經歷對我來說反倒是一筆財富。”她笑着說。
     
      在即將升上大四的時候,鄭寅瓏開始考慮是否要出國學習。躊躇之際,恰好就在這一年,學校第一屆短期留學項目正式啟動。“當時,日語系的柴乾生老師鼓勵我們說,不管怎樣,先走出國門看一看。”在老師的鼓勵下,大四第一學期,鄭寅瓏漂洋過海,踏上了日本的國土,開始了為期半年的短期留學生活。
     
    漂洋過海,異國他鄉圓舊夢
     
     
    鄭寅瓏(右二)和同學們穿上和服感受日本服飾文化
     
      鄭寅瓏短期留學的學校是位於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大學。半年的時間,在這所私立大學裏,她逐漸適應了這個陌生國度的語言、風俗和學習環境,也下定決心畢業後繼續留在日本深造。2010年秋天,她再次來到札幌大學,正式開始在日本的修士(研究生)留學生涯。
     
      由於從小對古典文學抱有濃厚的興趣,在攻讀修士(研究生)期間,鄭寅瓏選擇了人文科院,研究日本國學和國文學,正式開始接觸《源氏物語》。學習期間,她經常與人文科院的田中乾子老師探討中日兩國古典文學的問題。有一次,鄭寅瓏與田中老師探討“考取博士生”的問題,這位學識淵博的老師當即提出了一個十分大膽的建議:從札幌大學退學。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退學無疑是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驚詫之下,鄭寅瓏向老師詢問原因。田中老師便向她解釋:“札幌大學自身並不設立博士生考點,日本的名門國立大學並不會接受私立大學的學生。”
     
      鄭寅瓏在聽取老師的建議後,一方面着手準備退學轉校的事情,另一方面利用空閒時間,乘船漂到了日本的關西地區,走遍了神戶大學、奈良大學等當地七所日本最有名的國立大學,並搜羅了每一所大學近三年的試題。最終,她把目標定在了神戶大學。神戶大學是一所非常著名的研究型國立綜合大學,是日本名列前茅、世界聞名的頂尖老牌名校。與札幌大學的考研不同,神戶大學錄用學生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按照日本的傳統,考研究生時都要先給自己選中的導師寫信,得到那名導師的允許後才能獲取考試資格。
     
      鄭寅瓏在專門研究了選定導師發表的二十篇論文後,開始給他寫信,向他講訴自己的留學經歷與研究內容。當年六月底,鄭寅瓏便收到了那名導師的回覆,對方請她先去拜訪自己的研究室。懷着興奮而忐忑的心情,鄭寅瓏專門乘坐飛機去了神戶,與對方會談了半個多小時。“當時,我就和他說,在考試的時候不要因為我是留學生就降低要求,就按照對日本學生的要求來考驗我。”本來不收外國留學生的這位老師,最終允許鄭寅瓏參加了考試。
     
      得到老師的考試許可後,鄭寅瓏在八月份提交了相關的手續,隨即便開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緊張備考。在那一個月裏,為了背熟日本文學史,她拿出了高三複習時的勁頭。天道酬勤,她也最終得償所願,考取了自己理想的神戶大學,破格成為了原不收外國留學生的導師的學生。
     
    厚積薄發,文化苦旅鑒痴心
     
     
    穿上和服的鄭寅瓏登上日本雜誌封面
     
      鄭寅瓏第一次讀《源氏物語》是在她高中的時候,讀完這本書後,當時她萌生了一個猜想——她最喜歡的中國白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周公旦是不是《源氏物語》光源氏的原型呢?考入神戶大學的鄭寅瓏在神戶大學一心一意研究着《源氏物語》。
     
      一開始研究《源氏物語》,她換了很多題目,都沒找到合適的。究其原因,才發現如果自己以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思考研究這個領域是不恰當的,因為土生土長的日本人天生對本土文化的感性認識是異鄉人難以超越的。於是,鄭寅瓏更加賣力地搜索各種學術資料,通過各種途徑從該領域深入研究對比中日文化。
     
      期間,她為家人和自己設計了一條“絲綢”文化之旅的線路:搭火車從上海出發到西安,再一路往西走到了敦煌。她用腳尖丈量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開拓視野,尋找心中的答案。她也喜歡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日本京都、奈良等地的展覽會經常有她的身影。古代的政昌院,收藏了許多從中國傳來的寶物,被日本視為國寶,每年只公開幾件,但她每年都會去看。
     
      終於,在修士(研究生)第二年的時候她就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題目,並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她以一個中國留學生的視角,找到了光源氏和周公旦在政治角度的聯繫,發現周公旦在平安時代是個家喻戶曉的人,而且在平安時代日本人對他非常地推崇,他(周公旦)到了日本就被日本日化了,是被平安時代接納的一個中國人物。
     
      文學研究無疑是一條漫長而艱苦的道路,只有真正熱愛它的人,才能樂在其中。迄今為止,鄭寅瓏已在日本學界做過五次學會發表,發表了四篇論文。2014年8月於《和漢比較文學》第53號上發表的《(源氏物語)中的周公旦受容-與平安漢詩文中受容的比較》一文引起了日本學界不少反響,受到了廣泛好評。
     
      2015年4月,經神戶大學推薦,她成為日本文部省的國費博士留學生。如今,她最大的理想是畢業後,成為中國國內一流的日本古典文學的研究者,以學術研究為橋樑,增進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乘着中國文化的翅膀,飛向世界。(文/校辦  翁琳 、李倩鈺、何銘欣 圖/受訪者本人提供)
    時間:Feb 20, 2017 9:16:00 AM   

    錄入者:尹向紅